腊月小科普

作者: 时间:2024-01-23 点击数:


腊月是农历的最后一个月,也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腊月是一个充满传统习俗和节气的月份。

腊月中的节气有两个:小寒和大寒。

  1. 小寒是农历腊月的第一个节气,通常在阳历的1月5日左右到来。此时气温逐渐降低,标志着冬季的正式开始。民间有“小寒大寒,冷成冰团”的说法,因此人们会注意保暖,加强锻炼,提高身体免疫力。

2.大寒是农历腊月的最后一个节气,通常在阳历的1月20日左右到来。大寒时气温达到一年中的最低点,但也是冬季即将结束的标志。在民间,大寒时节有吃糯米饭的习惯,寓意着驱寒暖身、补中益气。

除了节气,腊月还有许多重要的传统习俗:

1.腊月初九:腊月初九是祭拜天公斋戒沐浴的日子,腊月初九这天还要吃年肉,年肉就是炖好的猪肉,吃过年肉的人,会让他们在工作中,事业机遇多,不会为了一去出卖自己的公司利益。彝族之间还会互赠馍馍,互相拜访。

2.腊月十二:搭建灯棚。为元宵节的灯会做准备。

3.腊月十三:灶下点灯,预放元宵,自十三日起,巷陌桥道,皆编竹张灯。

4.腊月十四:临水娘娘诞辰,又称顺天圣母,是拯救难产妇女的神仙。

5.腊月十五:夜照田蚕(神)。观颜色判断一年的丰歉,后演化为元宵节观灯。

6.腊月二十三:小年,也称为祭灶节,与中国民间传说中的灶王爷有关。灶王爷原本是一位英俊的公子,但婚后性格变化,变得懒惰,最终流落街头乞讨。有一次,他在前妻家中乞讨,因羞愧而自焚而死。玉帝因其悔改之意,封他为灶神,负责管理灶火,并在每年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上天庭汇报各家善恶,然后由玉帝给予奖惩。人们为了得到灶王爷的好评,希望他在天庭为自己说好话,从而有了祭灶的习俗。

这里送大家一首“小年”三大习俗顺口溜:

一是祭灶神,寓意衣食有余

二是扫尘土,寓意除旧布新

三是吃灶糖,寓意说吉祥话

南北小年的差异:在中国,由于地理和文化上的差异,小年的时间有所不同。历史上,“官三民四船五”的说法存在,其中“官三”指的是官府(政府机关)通常在腊月二十三庆祝小年,而“民四”和“船五”分别指普通民众和沿湖居民可能在腊月二十四或二十五庆祝小年。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古代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的分布造成的。

南北方的习俗差异:在小年这一天,南北方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。北方地区通常会吃饺子,并制作糖瓜和蒸馍来祭拜灶神;而南方则喜欢吃汤圆,并会吃年糕,寓意“年年高”,象征着一年的生活比一年更好。此外,北方人在小年时会吃糖瓜,而南方人则可能会吃年糕。

7.腊月二十五:推磨做豆腐。传说玉帝会下界查访,吃豆腐渣以表清苦。

8.腊月二十七:宰年鸡、赶大集,春节所需物品都在置办之中。同时还有女婿女儿回娘家拜年的习俗。东家留吃饭、西家排酒筵。

9.腊月二十八:打糕蒸馍贴花。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,后被红纸代替。

10.腊月二十九:又名“小除夕”,意味着距离除夕只剩一天了,过年的各种准备活动都要在这天进行完。在我国民间有腊月二十八发面的习俗,二十八发好了面,到了二十九就要开始蒸馒头了。最后在有些人家会把选择在大年三十上的坟,但是又因为大年三十要做的事太多,而坟墓地比较远,而绝大多数人家都会选择在腊月二十九去上坟,上坟也是“小除夕”最重要的活动。

11.腊月三十: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饭、守岁。同时还有灶王爷要查户口,恭迎灶神回民间;五路接财神等习俗。是除夕,也称为大年夜。这一天是全家团聚的日子,人们会举行一系列庆祝活动,包括吃年夜饭、看春晚、放鞭炮等。除夕夜的压岁钱也是一项重要的传统习俗,长辈会给晚辈压岁钱,寓意送去好运和祝福。此外,还有贴春联、贴窗花、守岁等传统习俗。

最后送大家一首《数九歌》:

《数九歌》

一九二九不出手,

三九四九冰上走,

五九六九沿河看柳,

七九河开,八九雁来,

九九加一九,耕牛遍地走。

最后祝大家即将到来的新的一年里开开心心!

 

 

版权所有-伟德BETVLCTOR网页版_1946伟德官方网站-最新地址